过去几年,中国数据库市场百家争鸣,走向了繁荣,一度涌现出300多家数据库产品,随着国产化不断推进,未来会逐步经历洗牌收敛。大家意识到,当前中国数据库市场繁荣的背后,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都要做好迎接暴风雨洗礼的准备。
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首席产品官/崖山科技副总裁王南认为中国数据库市场将迎来“后战国时代”。在第15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4)上,特邀嘉宾薛晓刚老师与王南进行了深度对话,讨论“后战国时代”中国数据库技术与商业化出路。
《资治通鉴》所记载的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随后群雄逐鹿,到最后秦朝统一六国,结束了这一纷争局面。但是秦朝统一并不持久,很快陷入战乱中,从秦朝的短暂统治到汉朝的建立,这一历史阶段被称为“后战国时代”。王南认为,中国数据库的发展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数据库的发展,从最初国际商业数据库统治市场,到国产数据库百花齐放。在信创国产化的推动下,国产数据库逐渐获得了市场的信任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试点和应用,中国数据库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国内数据库产品超300家,预示着国产数据库行业正迎来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新时代,可以形象地认为将走入国产数据库的“后战国时代”。
王南指出,尽管当前国内数据库市场看起来欣欣向荣,充满机遇,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自主需求所带来的机遇,让大家有机会快速整合现有资源和技术推出一款数据库产品,然而真正去解决用户核心需求和实现产业规模应用仍存在很大的挑战。 随着国产数据库从试点探索走向规模应用,市场对数据库的关键诉求有很大不同,这一转变过程中,用户的态度也将从最初的积极尝试国产数据库,转变为更加审慎地选择那些经过验证、成熟可靠的产品。这将促使市场上的厂商经历一次筛选,一些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厂商可能面临淘汰,而可提供高质量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厂商则有机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浪淘沙之后才见真金,王南认为,“后战国时代”是数据库市场未来真正走到繁荣的一个必经阶段,现在是最关键的阶段,只有通过一直在优化和完善产品,未来市场才有无限广阔的空间。
历经多年发展,数据库厂商和用户都已经经过了无数磨炼,形成了很成熟的选型框架和用例。但是不一样的行业以及不同体量的用户在数据库选型时存在比较大差异,对数据库的性能、可靠性、成本的考量也各不相同。例如,在银行业,大型银行通常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对于核心系统的投入成本、技术兼容这些能力的承载程度比小型银行更具优势。小型银行由于技术团队规模和实力相对较弱,所以在数据库选型时可能倾向于会跟随大型银行的步伐,或者在选型过程中做出一些权衡和妥协。此外,不一样的行业之间,比如银行比政务对数据库会有更高的性能和稳定能力要求。
面向国产数据库市场的“后战国时代”,王南认为,通用数据库产品的商业化出路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向:
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数据库产品和技术实力是根本。要想实现大规模应用,必须产品过硬,技术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所以重点是能否开发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另一方面,市场渠道和流通体系的建设同样至关重要。假如没有有效的市场流通渠道,用户在众多数据库厂商中选择出真正适合的、能满足诉求的产品,所需的成本和代价会非常高。这对于一些大型客户而言或许尚可应对,但是对于中小客户来讲,这种筛选的能力往往是不足的。因此,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帮助用户低成本、快速、高效率地寻找自我合适的产品。
本次大会是YashanDB在DTCC的首秀,对于用户和DTCC来讲,YashanDB可能还算是一个新面孔。而从这次分享的主题、内容和交流情况去看,YashanDB显然是有备而来的,展现出了远大的愿景和积极的进取心。
产品技术方面,YashanDB的定位是面向企业核心、自主统一架构管理的数据管理平台。面向企业核心,既能够完全满足一般系统和外围系统的需求,也能够很好的满足企业核心系统需求。同时,面向交易、分析及混合负载等多种应用场景,提供主备、集群和分布式架构等多种形态的数据库产品。
王南介绍,数据库的开发和优化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YashanDB在策略上会有侧重。目前,公司重点方向70%左右资源投入在集中式主备以及面向金融核心高端场景的共享存储集群方面,30%左右资源投入在分布式方面。
“我们现在也不想在红海里面跟这么多的厂商去竞争,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空间,我们目前集中在核心场景能看到的竞争会少一些。”王南说。
从“金融核心”、“高端场景”这些词中显而易见YashanDB的野心和抱负。王南对YashanDB的差异化竞争力很有信心,其信心来自以下几方面:
一是,YashanDB是100%自主研发的统一架构内核,对代码和技术完全掌握,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并推动技术的持续演进。数据库作为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完全自主研发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在早期阶段,YashanDB主要焦于产品内核的构建和能力的提升,这使得产品在市场上的宣传和推广相对较少。王南认为,凭借100%自主研发以及对内核技术的深入掌握,在技术领域YashanDB属于国内数据库领域的第一梯队,为未来的发展和市场之间的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YashanDB高度兼容主流数据库生态。现在市场上有多个存量生态。很常见的包括Oracle、MySQL、PG,但是一些稍微小众的如DB2、SQL Server也有不少,是否兼容主流的生态很关键。YashanDB在生态兼容方面采取了“两大两小”策略,两大是指主要的生态 Oracle 和 MySQL达到较高兼容度,目前可达 98% 以上。两小则是针对特定场景如DB2和 SQL Server按照每个客户需求尽量去兼容。去年9月,YashanDB发布了LTS版本,重磅发布了共享集群产品和空间数据库产品。目前,崖山数据库在功能兼容性得到了逐步提升,对主流生态的兼容达到了95%以上。
“我们要在数据库层面解决兼容的问题,而不是把这样的一个问题抛给用户,让用户驱动应用厂商来去修改。”王南表示这是YashanDB从始至终坚持的理念。
三是,YashanDB拥有极致性能。高性能首先来自对内核的掌握程度。其次,高性能意味着使用更少的资源(硬件资源、license)就可以支撑起同样的业务。目前,YashanDB在一些场景的性能比 Oracle 还要高30% 到 50%。
四是,真正面向高端核心场景。目前没看到特别多的竞争对手真正面向金融核心业务实现去“O”,此前讲的去IOE中的“O”不仅仅是Oracle,它指的是共享存储集群数据库+大小机+SAN存储共同构成的银行核心架构。YashanDB可提供很好的支撑,在9月将正式对外发布共享存储集群LTS版本,意味着YashanDB面向金融核心,其产品能力已经足够稳定,足够支持大规模应用。
在商业化方面,通过近两年市场的应用,YashanDB积累了近 200家客户,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产品的成熟度得到了充分验证,也构建起了很成熟的商业化能力。在这个被形容成为“后战国时代”的阶段,中国数据库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红海之处厮杀一片,实在讲,群狼环伺中,没点硬功夫、没点野心也是不成的。YashanDB正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雄心壮志,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群雄争霸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崖山科技由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孵化,是一家企业级数据库产品研究开发服务商,旗下崖山数据库系统(YashanDB)中的“崖山”命名寓意深远,根据官网描述,崖山数据库系统命名源于发生在广东省江门市的历史著名战役——崖山海战。战役中十万南宋军民舍生取义,宁死不降。以“崖山”为名,意在赓续崖山的风骨、气节与坚守,以全自研的技术和系统,为筑牢国家数字底座提供源头性技术支撑。
王南强调,数据库未来要支持大规模的市场应用,随着商业化策略从标杆灯塔工程走向产业规模化应用,市场终究要回归商业的本质:质量好的打败质量差的、便宜的打败贵的、耐心的打败浮躁的、诚信的打败背信的。群雄逐鹿的时代最后,需要大家一起寻求产业共同的生机,探索未来可能正确的出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