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及水平度,应契合设计和设施安装要求。基础表面应平整,无蜂窝、麻面等缺陷,预留地脚螺栓孔位置准确、深度足够。
对基础表明上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强二次灌浆时混凝土与基础的结合力,并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和灰尘。
核对设备型号、规格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检查设备外观有无损坏、变形,防腐蚀涂层是否完好。
清点设备零部件数量,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随机附带的工具、资料是否完备。重点检查刮臂、刮板、中心立柱、驱动装置等主要部件,确保无质量问题。
确保安装现场具备足够的施工空间,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设备运输和吊装。
准备好安装所需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电焊机、扳手等,并确保其性能好、可靠。同时,准备好安装所需的材料,如垫片、螺栓、润滑油、密封胶等。
将中心立柱吊装至基础中心位置,使其与基础上的中心线对齐,利用铅垂线等工具检查立柱的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方面的要求,一般不超过规定值。
调整立柱高度,使其契合设计标高,然后通过调整垫铁使立柱达到水平和垂直状态,垫铁应放置平稳、整齐,接触紧密。
立柱安装就位后,进行地脚螺栓的安装和紧固,紧固力矩应符合标准要求,确保立柱牢固固定在基础上。
将驱动装置安装在中心立柱顶部位置,确保驱动装置的安装平面与中心立柱垂直,连接部位紧密、无间隙。
调整驱动装置的位置,使其输出轴与刮臂的连接轴同心,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采用联轴器连接时,要保证联轴器的安装精度,间隙均匀。
安装驱动装置的电气系统,连接电源线、控制线等,确保接线正确、牢固,电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按照设施安装说明书的要求,将刮臂与中心立柱或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进行连接,连接螺栓应紧固可靠,防止刮臂在运行过程中松动。
安装刮板时,要确保刮板与池底的间距均匀一致,契合设计要求。一般来说,刮板与池底的间距在 50-100mm 左右,可根据真实的情况进行调整。
检查刮臂和刮板的安装角度,使其符合刮泥机的工作要求,保证刮泥效果。刮臂应处于水平状态,刮板与刮臂的夹角应正确,以确保污泥能够顺利地被刮向池中心。
安装集泥槽、排泥管等附属部件,确保其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排泥管应坡度合适,无堵塞和渗漏现象。
安装走道、栏杆等安全设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走道应铺设平整,栏杆高度、间距符合安全标准,焊接牢固。
在设备安装好后,先进行空载调试。启动驱动装置,检查刮泥机的运转情况,包括刮臂的转动是否平稳、有无卡滞现象,驱动电机的电流、温度是不是正常,减速机有无异常噪音和振动等。
检查各部件的连接情况,如螺栓是否松动,焊接部位有没有裂缝等。空载运行时间一般不少于 2 小时,观察设备在空载状态下的运行性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排除潜在问题。
空载调试合格后,进行负载调试。向池内注入相对量的水或污泥,使刮泥机在实际在做的工作负载下运行。检查刮泥机的刮泥效果,观察污泥能否顺利地被刮集至池中心集泥坑,排泥是否顺畅。
再次检查设备各部件的运作情况,包括驱动装置、刮臂、刮板等,确保在负载情况下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无非正常现象。根据真实的情况,对刮板与池底的间距、刮臂的转速等参数做调整,以达到好的刮泥效果。
调试完成后,对整个刮泥机做全面检查。检查设备的安装质量,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密封是否良好,防腐蚀涂层有无损坏等。
检查电气系统的运作情况,包括各控制按钮、指示灯是不是正常,保护设施是否灵敏可靠。整理安装调试记录,为设备的验收和今后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联系邮箱:/span
1、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环保在线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一定要标注明确环保在线,。违反者本网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相应的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